日前,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公布第11批次特色田园乡村名单,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潘黄街道新民村入选。截至目前,盐城市盐都区累计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4个。
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推动乡村综合振兴的重要举措和抓手,近年来,盐都区以创建特色田园乡村为抓手,深入开展农村住房条件改善工作,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,让乡村看得见碧水、留得住乡愁,描绘出一幅“城乡融合、美美与共”的幸福图景。截至目前,盐都区累计创成中国传统保护村落3个、省级农房改善示范项目6个、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4个、省级传统保护村落13个、市级特色田园乡村7个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有颜有品 乡村旧貌换新颜
沿着125省道一路向西,一个个清新整洁的村庄映入眼帘,青瓦白墙的“小洋楼”整齐排列,家前屋后的菜园里硕果累累,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花吉村、三湾村、塘桥村“串珠成链”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走进盐都区尚庄镇塘桥村,这里不仅拥有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新社区,也有令人流连忘返的老村庄。老村庄内,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墙和“棒冰房”“滚铁环”等图案一下子唤起了儿时记忆。按照“修旧如旧、建新如旧”的原则,塘桥村充分利用乡土材料、植被等资源,不断完善道路、路灯等基础设施,将群众捐赠的闲置建材、旧农具、老物件融入各个景观节点,既美化了环境,又留住了“乡愁”。“虽然生活在农村,但我觉得很幸福。我们住着新房子,出门就是大马路,村里还建了休闲广场,农闲时跳跳广场舞,日子真是好。”谈起塘桥村近年来的变化,村民蒋峰感叹不已。
喜人的变化,在盐都各大村庄内比比皆是:昔日房前屋后的“脏乱差”已变成“洁净美”;一条条“畅安绿美舒”的“四好农村路”延伸至各家各户……如今的盐都农村颜值颇高,处处彰显着苏北水乡风情浓郁的诗意气质。
绿色为底 绘就“产业兴旺图”
夏日的盐都草木葱茏、满目生机,到潘黄仰徐村采摘新鲜水果;到郭猛杨侍村畅玩水上乐园;到学富周伙村草房子景区打卡……特色田园乡村既绘就了生动的水乡生活画卷,又给百姓带来了发展“红利”。
既要生态美,也要产业兴。盐都地处大市区,都市农业特色鲜明。立足资源禀赋,盐都区按照“一村一业一特”的要求,大力培育稻虾种养、果蔬园艺等现代高效农业,倾力发展乡村旅游业,打造农业产业园、农民双创园、特色工业园,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致富。
借助“四好农村路”网络,盐都区还大力推进“农村公路+”发展模式,带动农村产业发展,促进农民增收致富。全区130多个家庭农场、农业产业园全部接入农村路网体系,建成旅游公路130公里,带动沿线村民兴办特色民宿200余家。
果蔬种植、特色采摘、乡村民宿……眼下的盐都,特色产业发展朝气蓬勃,村民口袋也越来越鼓。产业发展也不断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,过去冷清的乡村越来越焕发出生机。
诗意栖居 留住乡愁各美其美
沿河而居、沿路而建民居特色,“小飞檐”“马头墙”“花格窗”等建筑风格,“小桥流水、白墙黛瓦、农家小院”乡村形象,让“新鱼米之乡”的乡村味更醇更浓。
盐都区学富镇蒋河新型社区采用白墙黛瓦、花窗镂空围墙,建筑错落有致、风貌独特。该村在建设中既注重新村特色,又注重新老村庄衔接,重点保留、保护距今200多年历史的沈氏家祠、120多年历史的条石码头,三棵百年古树,使整个村庄充满回忆。
近年来,盐都区充分挖掘古村落、古民居遗迹重点修缮保护,17个特色保护类村庄抢抓建筑遗存,留住盐都百年乡村“根与魂”。
乡村振兴,既要“塑形”,也要“铸魂”。盐都区充分挖掘特质历史文化,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,弘扬乡风民风。动员百姓参与人居环境综合整治,积极参加“最美庭院”评选活动,不仅百姓的生活环境变好了,生活习惯也变好了。
2017年江苏省委、省政府创新提出实施特色田园乡村建设,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江苏路径。五年时间,盐都区从乡村各自为战到连珠成串,从“脏乱差”村貌到如今特色田园乡村,文明风尚蔚然成风,一幅幅蒸蒸日上、活力四射的乡村振兴蓝图正一步一步变为现实。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