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雪峰被官媒点名!年轻人的前途到底该听谁的?
“劝人学医,天打雷劈”、“孩子非要报新闻学,我一定把他打晕”,这些颇具争议的话均出自考研名师张雪峰之口。
【资料图】
医学、新闻、媒体、医院,这些关键词在近期以集中式的偶然,与张老师的命运交织在一起。
图源:网络
如今,就连官媒也下场参与评论,看来张老师这一次真的火了。
六月底七月初,是高考志愿填报的焦灼战期。
本应该在这时活跃的张雪峰却偃旗息鼓了。
6月24日,靠着帮考生规划专业而出名的网红老师张雪峰,发微博称自己“因过度劳累被医院收治住院了”并配上自己在病床上的照片,上了热搜。
图源:微博
很多网友猜测,这是不是因为他得罪了谁,不敢发声了?
结果,就在前几日,张雪峰更博下场辟谣。
图源:微博
高考过后,专业报考成为社会关注话题。
张雪峰也因为一句“学新闻没用”被有心者推上了舆论风口。
舆论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而来,多名新闻学教授发文怒怼,媒体围剿,人民日报发文评论。
图源:网络
对于官媒的评价,网友们似乎并不买账:
不为就业读什么大学?合着是促进消费去了吗?这什么逻辑?
人民日报去齐齐哈尔大学招聘我就信。
梦想与饭碗,哪个更重要?年轻人的未来,到底应该掌握在谁手中?
凭借东北段子手的天赋,张雪峰考研升学、选择专业讲出了圈。
有人挺他:“穷人需要张雪峰”、“话糙理不糙”。
也有人骂:“现实利己主义者”、“庸化年轻人”。
张雪峰的火爆,在于他充满争议性的发言,同时又能尖锐地点破现实。
他会站在社会生存学的角度,为考生提供中肯的意见,其中最主要的是围绕就业。
常被人们称为帮着“避坑”。
图源:微博
大学的专业虽是经过科学的体系架构进行设置,但未必适用于所有人,也受制于时代变化的滞后性。
时代是主角,我们只是配角。
社会发展存在供需关系。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通过工业化发展走进现代化,那个时代迫切需要大学生、知识分子群体的加入。
当时代走到今天,不能否认的是大学生群体趋于饱和,供大于求,这个群体也开始内卷,就业难。有些行业甚至不需要大学生,对应的中考分流政策出现。
我们回看“新闻学”这个话题。
记者,曾经的无冕之王。现在的很多新闻工作者会自嘲,这个行业是个“坑”。
是新闻专业不好吗?当然不是。
只是当下诸多复杂因素的存在,让这个行业在走向衰落。
短视频时代可能人人都具备新闻传播属性,深度报道并不适于当下。
大批媒体人转型,以公关和律师群体居多,但只是少数,更多选择做自由职业者,极端的甚至跑去送外卖,这是现实。
唯有个别媒体风生水起,几家独大,但代表不了行业。趋势下行,这是有目共睹的。
张老师给学生家长的建议虽戏谑,但很中肯,只是措辞和场合出了重大失误。
“别学新闻论”之前,张老师也曾数次引发过争议、频上热搜。但之后过去也就过去了。这次风波虽然几个教授出来喊话,顶多算是网上正常的争论。
但随着舆论扩大,张老师的往日言论、商业版图、七七八八都被扒了出来。
有人评价他:“为了赚钱贩卖焦虑”。
有些时候、有些人,只要跟钱沾上边,立马就让人觉得不那么纯粹了,放在当下甚至有人会建议查一查。
这时候换谁,谁都有点慌。
移动互联网是一个超级放大镜:一句话、一段视频,就能把一个人捧上天或者锤到土里。
当官媒下场点评后,张老师终于“扛”不住了。
帮别人避坑,这次却掉了坑。“把他打晕”或许是句玩玩笑,可惜却弄错了对象和场合。
如果张雪峰当时面对家长,并没有那么情绪激动,又或许他和所有专家学者一样,奉劝青年人要勇敢追梦,相信“有志者事竟成”,或许结果就不一样了。
而张雪峰与其他老师不一样的就是,在很多时选择了说出那些“难听”的实话。
通过张雪峰的视频,能看出他是个真实的人。也正因为如此,他才备受很多学生、家长的追捧。
他是一个实用主义者追捧、理想主义者排斥的人。价值观不同,也没好坏对错。
真实、直接,给他带来大批粉丝,同时也带来了麻烦。
我们以前在网络冲浪畅所欲言,是因为上个互联网时代处在起步和发展时期,萌芽和发展意味着相对的自由。
随着网络时代的成熟和相关舆论监督体系的健全,制度代替了以前的主流,国人的处事哲学也平移到了网上。
尤其是公众人物,在网络比在生活中更要谨言慎行,否则很危险。
回到那位新闻学父亲那里:孩子如果真热爱,我相信打晕他,他也会照样报新闻专业。
对于未来的选择,年轻人有自己的判断,报考老师说的不一定是真理,更永远无法代替谁做选择。
毕竟,只有按你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一生,才算是一种成功。
关于填报志愿,你更支持哪种观点?
X 关闭